生發詩歌的種子(金臺隨筆)
與古詩詞為伴,是件令人享受的事。在我的老師葉嘉瑩眼里,“古典詩詞凝聚中華文化的理念、志趣、氣度、神韻。中國古代偉大詩人往往是用生命譜寫詩篇、用生活實踐詩篇,他們把自己內心的感動寫了出來,千百年后的我們依然能夠體會到同樣的感動,這就是中國古典詩詞的生命力。”
葉嘉瑩一生都致力于古詩詞的研究和推廣。前不久,有老師在南開大學的講座上提到這樣一個觀點:“有的人,在作詩的那一刻,是個詩人;有的人,在讀詩的那個瞬間,是個詩人;而葉嘉瑩時時刻刻都是詩人,她已經在生活中活成了一首詩。”
“白晝談詩夜講詞,諸生與我共成癡。”葉嘉瑩是沉浸在詩詞中的,日常情境中她也喜歡吟誦爛熟于心的佳句名篇。看到道路兩側的花樹怒放、花傘如蓋,她會低吟“繡幄鴛鴦柱。紅情密,膩云低護秦樹”;回家路上看到紫玉蘭樹開始飄零,她會想起“木末芙蓉花,山中發紅萼。澗戶寂無人,紛紛開且落”;看到園丁在院子里種瓜,她脫口而出“瘦地翻宜粟,陽坡可種瓜”和“幸結白花了,寧辭青蔓除”,并點評道:前者是詩人生活的實踐,后者是生命的感悟。
中國是詩的國度。從詩情畫意到意蘊旨趣,從精神氣質到家國情懷,越來越多人在古詩詞里,發現“一種感發人心的力量”。
葉嘉瑩也是一位優秀的老師。她曾謙遜地說:“在創作的道路上,我沒有能夠成為一個很好的詩人,在研究的道路上,我也沒能成為一個很好的學者……在教學的道路上,雖然我未必是一個很好的教師,但我卻確確實實為教學工作投入了我大部分的生命。”回想改革開放之初,思念祖國的她給國家教委寫信,請求回國教書。即使到90多歲高齡,她依然堅持教課,只為“在有生之年,把即將失傳的吟誦留給后學者”。
抱持對古典詩詞的拳拳之心,葉嘉瑩一生讀詩、釋詩、寫詩、講詩,引領讀者體味“興發感動”的力量。這種由生命體驗形成的精微理解,搭起通往詩詞國度的階梯,鼓舞當代人追求詩意生活。正如葉老師自己所說:“我親自體會到了古典詩歌里邊美好、高潔的世界……我希望能把這一扇門打開,讓大家能走進去,把不懂詩的人接引到里面來。這就是我一輩子不辭勞苦所要做的事情。”
最近,很多人在看講述葉嘉瑩人生的紀錄電影《掬水月在手》。影片的英文標題,用了莎士比亞詩里的一句“Like the Dyer's Hand”,意為“染匠之手”。真是一個極妙的比喻!詩詞之于葉嘉瑩,就好比染料之于染匠,浸潤已久,留下洗不去的色彩。葉老師一生與古典詩詞相伴,自己也帶有了詩詞的光彩。
那我們呢?我們希望自己帶上什么樣的色彩?又期待自己成就怎樣的匠心?
斯人已逝,文化不息。中國古典詩詞的內在精神和興發感動的生命不會中斷,而中華文化的長流也一定能夠綿延不絕,沾澤未來的世世代代。葉老師的心愿言猶在耳:“我在等待,等待因為我的講解而有一粒種子留在你的心里。多少年之后,等著這一粒種子有一天會發芽,會長葉,會開花,會結果——‘千春猶待發華滋’。”
那些播下的種子,正在生發。
(作者為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)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4年12月19日 05 版)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